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甘蔗从田间到车间“两头甜”(深阅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08:45:00    

本报记者 张 驰

4月15日,工作人员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查验以甘蔗渣为原料制作的可降解餐具产品。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摄

制图:张芳曼

眼下,正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农户李明华最忙碌的时节之一。他家300多亩甘蔗地,种植收割进度不一:有的地块里,伴着“咔嚓”“咔嚓”的采收节奏,丰收的甘蔗堆成堆;有的地块里,正松土犁垄,轰鸣的农机播种下新苗。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然而云南临沧的甘蔗却通过循环利用甜了两头——初榨得糖为“第一甜”,废弃物循环利用、再生为环保餐具等创造“第二甜”,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的“两头甜”。

以甘蔗为示范,云南正努力延伸农业循环利用的链条。

助农环保——

废弃物化作饲料和有机肥等

“现在种甘蔗的肥料,还是用甘蔗‘做的’。”李明华说。

作为我国51个糖料蔗核心基地县(市)之一,耿马县约40万亩蔗园每年甘蔗入榨量近200万吨。李明华说,自从施用了含有机质的肥料,自家的甘蔗田每亩增产1.5吨左右。而这有机质,来源于自己种的甘蔗。

糖厂榨糖后,产生的主要废弃物包括蔗渣、糖蜜和滤泥。这些甘蔗废弃物如何成为化肥生产中的“宝贝”?

蔗渣等废弃物经过发酵后是肥料中有机质来源,“有机质可以让土壤更健康。”云南省紫辰集团副总经理张营介绍。

肥料的另外一种成分——黄腐酸钾肥,被称为植物生长的天然刺激素,由糖蜜而来。“曾经,糖蜜加工成酒精的过程中,产生的废醪液不能直接用于酸性土壤的农业生产。”张营介绍,“团队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通过四效浓缩、碱中和、低温喷雾干燥等创新,将低价值废醪液转化成高附加值的生化黄腐酸钾,使这一天然的生物刺激素产品得以广泛应用。”

张营说,公司每年生产肥料约8万吨,能够利用废弃物蔗渣等约8000吨。

除了变成肥料还田,甘蔗采收中的蔗梢、蔗叶等废弃物也有了新归宿。

长期以来,每到甘蔗采收时,蔗梢、蔗叶往往被一烧了之,导致空气污染严重。2024年,耿马县在9个乡镇部署建设22个甘蔗剥叶站。记者在剥叶站内见到,机器的履带滚动,粉碎的蔗梢、蔗叶被装车,即将运往牧场。

“蔗梢青嫩,混合蔗叶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许多企业愿意购买。”耿马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宝说,相比于焚烧污染环境,原本的废弃物经过加工,既可以更好利用,也能让蔗农增收。

延链增值——

蔗渣还可“变身”代塑餐具

走进耿马产业园区的一个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机械臂在浆水中搅动,再将合成的纸浆热压成型,制作成代塑产品。

原本糖厂产生的蔗渣多数交由纸厂用于生产纸浆板等产品,现在经过纸厂去除蔗渣纤维杂质的工序后,企业重新配浆、混合改性,蔗渣就由传统的纸浆板“变身”绿色环保的代塑餐具,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小琴介绍。

“我们处在蔗渣产业链的延长线上,所制作的防水防油的可降解餐具,利用的主要成分是蔗渣中的纤维素。”熊小琴拿出两样“道具”并演示——纸浆板沾水就浸湿、破碎,而可降解餐盘内的水珠却自由滚动。

公司董事长童钧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代塑产品有130余种,2024年海外出口销售额达6000万元,“今年我们准备扩展国内市场,一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

“蔗糖产业是我们的重要经济支柱和民生基础产业。”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鲁向平说。在耿马产业园区,价值成倍增长的不止蔗渣。园区负责人李秀成介绍,目前园区内入驻51家企业,利用滤泥、糖蜜等甘蔗产业废弃物开发生物质燃料、纸制品等30多种产品,2024年园区产值达38.1亿元。

耿马产业园区在筹备建设时,面临着怎样提高产业链附加值的问题。2019年,临沧市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扩展多元价值,推动产业集聚。园区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从“糖、酒、纸、饲、肥、新材料”6个方向对接引进公司,吸引了许多企业入驻,耿马县甘蔗产业形成了集聚效应。

多方协作——

进一步完善循环利用体系

蔗渣、玉米芯、秸秆……在耿马镇允楞村萍欣种植专业合作社里,这些农业废弃物被制作成培养基,成了食用菌的“住所”。“现在村里还建成了菌菇加工厂,注册自己的品牌。”合作社负责人向字欣说。用蔗渣制作的小小菌菇棒,为合作社社员杨进国每年增收5万元。

在临翔区,2万多吨油菜秸秆从直接焚烧到被加工为饲料、肥料,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在凤庆县,核桃壳被加工为猫砂,核桃榨油废弃物的利用技术更为成熟……近年来,临沧市积极推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方面出台面向农户或企业的奖补政策,以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多地探索废弃物“资源变资金”。

“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价值。”鲁向平说,在农业农村、发展改革、林草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凤庆县核桃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正在快速推进,“高科技企业在入驻项目后还能享受相关政策优惠或奖励。”

此外,“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需要解决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两个阶段的难题。”鲁向平说,一些农户并不清楚相关补贴与政策,觉得回收是生产的负担,“一方面仍需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建设好废弃物回收加工项目,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

从甘蔗渣到核桃壳,从油菜秸秆到废弃花卉茎秆,在云南,新技术、新手段赋予农业废弃物新的生命。“既要依靠新科技挖掘废弃物的价值潜力,还要在形成技术成果后落地应用。”云南省科学技术院高级工程师蔡正达表示,政府积极引导、对接技术成果,企业发挥优势对接市场需求,产学研联合将有助于推动废弃物绿色循环利用体系不断完善。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0日 04 版)

    相关内容:

  • 甘蔗从田间到车间“两头甜”(深阅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本报记者 张 驰4月15日,工作人员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查验以甘蔗渣为原料制作的可降解餐具产品。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摄制图:张芳曼眼下,正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农户李明华最忙碌的时节之一。他家300多亩甘蔗地,种植收割进度不一:有的地块里,伴着“咔嚓”“

    2025-04-20 08:45:00
  • 革新中国·十城调研行丨算算“双城经济学”里的降本账

    “在新区,我们只分上下游,不分川和渝。四川和重庆哪边政策好,我们就可以申报哪边的。”四川海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山机械”)副总经理罗辉,这样介绍川渝高竹新区的企业。今年3月初,罗辉刚根据四川省广安市出台的“新十条”政策,申报了设备更新补贴、融资贷款等事项。时间回拨到2015年。这一年,海山

    2025-04-18 06:45:00
  • 一地双收新图景!邹平青阳生姜甘蔗接力种植激活土地潜力

    近日,记者走进邹平市青阳镇钟家村桐桐农业种植合作社,生姜播种与甘蔗轮作同步展开,一派繁忙景象。在科学规划下,农田实现“无缝衔接”,孕育着双倍丰收的希望。在120亩生姜种植区里,棚膜搭建、精细覆土等工序严谨有序,为“黄金作物”生长保驾护航。经生姜茬口改良的土壤正进行甘蔗种植,浇水灌溉、蔗种入沟、覆土盖

    2025-04-17 15:45:00
  • 【西安高新】2025西部产业科技大会圆满举办 共绘西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4月15日,由观点机构主办、西安高新区配套公司协办的“产业共链 无问西东——2025西部产业科技大会”在西安高新区成功举办。作为西部产业界的年度盛会,本次大会以“产业共链 无问西东”为主题,汇聚政、产、企、学、研、资等多方代表,聚焦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为西部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共谋新

    2025-04-17 10:22:00
  •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政办发〔2025〕1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5年4月10日(本文有删减

    2025-04-17 09:16:00
  • 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开始进驻,首批已进驻6省区

    根据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日前,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开始进驻,首批已进驻6省区。本轮巡视对象有哪些?经党中央批准,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将对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常

    2025-04-15 19:1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