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 河北木版年画、大名草编两个工坊入选
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
河北木版年画、大名草编两个工坊入选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由河北推荐申报的“木版年画:新年画描绘幸福生活”和“大名草编:以草为墨,书写乡村美好新篇章”两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2023年,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设立武强木版年画汇名轩非遗工坊,该工坊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新途径,采用“非遗+”的模式,通过开展非遗传承及研学等相关工作,带动120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2.2万元。大名草编非遗工坊始建于2019年,为大名县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大名草编而认定设立。该工坊采取“传承人+公司+非遗工坊+基地+农户”的传承生产运营模式,通过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传承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艺水平,带动10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燕赵大地,非遗资源丰厚。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一项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2023年,由河北推荐申报的“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衡水内画:走出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等5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成为当地开展非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
河北省将进一步探索非遗融入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机制举措,以非遗工坊为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完善扶持政策、搭建传播平台、强化示范引领等形式,带动非遗工坊及全省非遗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思路、打造过硬品牌,设计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不断提升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内容:
-
用技能“点燃”乡村振兴梦想
“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以“党建+教育帮扶”为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通过党建引领、技能赋能和教育帮扶,学校帮助帮扶点村民掌握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增收,用知识的火种点燃了陇南山区的振兴梦想。头雁领航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自2019年启动陇南市成县扩招专项计划以来
2025-04-22 07:10:00 -
一季度全国接待总人次超7亿——乡村旅游热持续升温
春潮涌动处,村游正当时。赏花、采茶、上春山、住民宿、看演出……近段时间以来,乡村旅游热闹起来。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展、综合带动作用
2025-04-21 06:09:00 -
河北:赛事经济跑出“新速度”
新华社石家庄4月19日电(记者杨帆、邹尚伯)19日,2025河北省赛事经济暨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会上发布的《河北省赛事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2024年河北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4760场,吸引1091.31万人参赛和观赛,带动消费超162亿元,赛事经济跑出“新速度”
2025-04-20 17:55:00 -
发布研学路线,伦教羊额文旅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联动”
4月20日,正值谷雨时节,伦教羊额村举行“古韵鸣石 书香羊额”——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发布会暨西龙田园开放体验日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共佛山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顺德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指导,伦教街道“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支持,羊额村党委、村委会主办,中国农业银行顺德伦教支行赞助,旨在深入贯彻落实“
2025-04-20 14:25:00 -
为县域消费蓄势增能
来源:经济日报当下,县域消费正逐渐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办、国办前不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完善城乡消费设施,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和“千集万店”改造升级,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村终端物流配送设施建设等。目前我国县域消费领域正表现出市场庞大、层次丰富、场景多元、消
2025-04-20 14:23:00 -
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 河北木版年画、大名草编两个工坊入选
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河北木版年画、大名草编两个工坊入选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由河北推荐申报的“木版年画:新年画描绘幸福生活”和“大名草编:以草为墨,书写乡村美好新篇章”两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2023年,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
2025-04-20 07: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