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哭灵人半个月连哭16场:哭灵有教育和感染作用
哀乐响起,张金凤向供桌一步一鞠躬,三步后拿起话筒喊了数声“爹”。道白之后,她用方言唱道,“我的爹啊爹,你再扭过来脸,睁眼望望孩子在麦地边上观;你那亲人们,一个个都把孝衣穿;哭灵我这个干闺女,披麻戴孝泪涟涟……”接着,她大声唱着逝者的生平、为人和功德,沙哑悲恸。情到深处,她走到红布遮盖的灵车旁,一手拿话筒,一手扶着车哭。
3月31日下午,距离清明节还有3天,职业哭灵人张金凤来给一位80岁病逝的老人哭灵。前半场,儿子王禹在旁边弹琴,给张金凤的唱词配乐。每段唱词对应的节奏都不同,母子二人配合得恰如其分。这日天气晴朗,室外温度最高达20℃以上。40分钟哭灵结束后,身穿孝衣的张金凤一头汗,脸上的妆容有些斑驳,脸颊发红,嗓子因用力过度而嘶哑。上场前,她吃了感冒药,却不时感到口干舌燥。
她13岁进剧团唱戏,干戏曲行业几十年,之所以从业哭灵,是为给王禹还债,并维持家中生计。3年多以来,她用职业道德要求自己,每场哭灵都要达到预期效果——“主家满意,管事也满意,观众能流泪”。得益于戏曲功底,她每到哭灵当日,了解逝者情况后,迅速在脑中编成因人而异的唱词。
在张金凤看来,哭灵有教育和感染作用。作为职业哭灵人,她通过讲述逝者的生平过往,诉说那些不易,带动逝者的亲属们哭出来,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使其感恩父母、孝顺父母,“哭灵主要是传达正能量,劝人行善”。
相关内容:
-
新华全媒+|芳草寄思念——清明假期见闻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题:芳草寄思念——清明假期见闻新华社记者清明时节,天地澄明,万物吐故纳新。从烈士陵园肃穆追思,到山水花丛间寄思念,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精神、寄托哀思,拥抱自然、享踏青之乐。一幅幅清明画卷铺展开来,展示着文明新风。英魂长存映青山“二叔离家的时候年纪还小,我们特意从广州带来了茶和水
2025-04-04 19:42:00 -
职业女哭灵人半个月连哭16场:哭灵有教育和感染作用
哀乐响起,张金凤向供桌一步一鞠躬,三步后拿起话筒喊了数声“爹”。道白之后,她用方言唱道,“我的爹啊爹,你再扭过来脸,睁眼望望孩子在麦地边上观;你那亲人们,一个个都把孝衣穿;哭灵我这个干闺女,披麻戴孝泪涟涟……”接着,她大声唱着逝者的生平、为人和功德,沙哑悲恸。情到深处,她走到红布遮盖的灵车旁,一手拿
2025-04-03 16:20:00 -
当清明遇上“AI复活” 数字重生的伦理与法律边界在哪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种名为“AI复活”的服务在清明前夕悄然兴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项服务声称,只需提供逝者的照片或录音,就可以通过AI技术让亲人在屏幕上“活”过来,甚至开口说话。然而,这背后所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AI”复活能实现怎样的效果?数字重生的法律边界又在哪儿?亲
2025-04-03 11:11:00 -
南海清明公祭,向20万名众逝者寄托哀思!
4月2日,2025年南海清明公祭活动在南海殡仪馆举行,向英烈、无私奉献的器官、遗体捐献者,以及安息于南海殡仪馆的超20万的众逝者寄托无限哀思。上午10点,伴着舒缓的乐曲,一场以“缅怀先烈·传承家风·珍爱生命 ”为主题的公祭活动正式开始,南海殡仪馆的礼仪人员敬献鲜花,行鞠躬礼,依次敬献五谷、素果、茶水
2025-04-02 22:53:00 -
台前县后方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大象新闻记者 刘洋 通讯员 王传帅 李敏为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树立绿色、文明、低碳的祭祀理念。4月1日,台前县后方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借戏曲进基层演出活动之际,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祭祀宣传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将文明祭扫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群众。 活动当日,
2025-04-02 19:40:00 -
河北迁安:三里河畔鼓乐声声 文化下乡演出惠民
【来源:河北新闻网】图为演出现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艺术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近日,迁安市在三里河健身广场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演出现场,《乾坤带选段》《祥林嫂》《杨三姐告状》等经典剧目依次上演。来自迁安市永顺街道戏曲演唱团的演员们凭借精湛演技、专业唱腔,将剧中人物演绎得淋
2025-04-02 1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