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访|前伊核谈判顾问:伊朗不信任美国,任何核协议都会有中俄参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7:27:00    

4月23日,伊朗与美国将启动专家级谈判,双方第三轮间接会谈将于26日在阿曼举行。

伊朗与美国19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了第二轮间接会谈。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当天在罗马举行的伊美第二轮间接会谈“相对积极的氛围”使伊美潜在协议在原则和目标上取得进展成为可能,对伊朗与美国之间的会谈“有理由保持乐观”,但“必须极度谨慎”。他还表示,伊朗国内许多人认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核协议)对伊朗已不再足够有利,而他“倾向同意这个观点”。

伊朗与美国4月12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间接会谈。这是2022年拜登政府与伊朗就恢复伊核协议举行谈判但最终无果而终后,两国首次就伊核问题举行谈判,也是2018年5月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之后,伊美之间首次正式谈判。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2日,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左)与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会晤。视觉中国 图

在4月2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伊朗外长阿拉格奇将于4月23日访问中国。3月14日,中俄伊三国副外长曾在北京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基于相互尊重的政治外交接触和对话是唯一有效、可行的选项,中俄欢迎伊朗重申其核计划的和平性质,不寻求发展核武器,支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合作,强调要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伊朗与美国为何重回谈判桌?已经结束的两轮间接谈判对最终解决两国在核问题上的分歧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在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即将于今年到期之际,伊美开启谈判对最终解决伊核问题又将起到怎样的作用?中俄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4月2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上述问题专访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赛义德·穆罕默德·马兰迪。马兰迪教授曾作为伊朗核谈判代表团的顾问,参与了2022年伊朗与美国的谈判。

赛义德·穆罕默德·马兰迪 受访者供图

马兰迪表示,伊朗始终愿意就核问题与各方达成协议,但问题在于美国始终无法赢得伊朗方面的信任。他表示,伊朗会同意一份保护其合法权利的协议,但绝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压力放弃自己的主权权利,而未来的任何核协议当然都会有俄罗斯和中国的参与。

两轮谈判后伊美仍难建立互信

澎湃新闻:伊朗方面表示4月19日在罗马举行伊美会谈“气氛富有建设性”。您如何评价伊美之间的两次会谈?会谈会给两国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马兰迪:现在来谈论这两次会谈能产生怎样的影响还为时过早,因为两次会谈还不够长,不足以让我们做出明确的评估。

伊朗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即使在某些议题上达成了某种协议,两国关系仍然会很差。这不是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甚至也许不是几年就能解决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是,美国官员一直在发表自相矛盾的言论。同时,美国官员的公开言论以及在间接谈判中私下发表的声明,都跟他们的行动存在差异。我认为,这反映了特朗普和他的团队非常混乱的现实,因为他们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立场,这导致预测未来非常困难。美国官员总在发表自相矛盾的声明,制定自相矛盾的政策,比如贸易战、乌克兰问题、巴以冲突,在面对伊朗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某天在福克斯新闻上承认伊朗有权进行铀浓缩活动,但几个小时后,他又说伊朗没有这个权利。(编者注:威特科夫4月14日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表示伊朗可以保留使用3.67%浓度浓缩铀的民用核计划,但在4月15日,他又表示伊朗必须彻底终止其核计划。)

短短几个小时内,他的立场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到了两国谈判时,他似乎又没有采取他在社交平台上所说的强硬立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预测伊朗和美国之间谈判的未来是不可能的。

澎湃新闻:伊朗与美国开始举行谈判的原因是什么?在您看来,谈判存在怎样的障碍和困难呢?

马兰迪:伊朗从未离开谈判桌。3年前,我们几乎与拜登政府达成了一项核协议,但在最后一刻拜登政府没有签署协议。在此之前,我们在2015年签署了伊核协议,奥巴马从第一天就违反了该协议(编者注:指奥巴马政府并未根据伊核协议取消对伊朗的单方面制裁),然后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了协议。所以问题一直在美国方面,而不是伊朗方面。

这一次,特朗普最初在公开场合发表了很多威胁性言论和充满敌意的言论,伊朗没有理会他。但之后,他传递给伊朗人的信息,似乎是希望通过间接谈判更充分地探讨这个问题,因此伊朗同意进行间接谈判。

所以实际上,伊朗这些年一直都在跟美国人谈判,我们跟特朗普团队的谈判也不过是之前核谈判的延续。三年前我就在维也纳,当时伊朗与美国也是在进行间接谈判。跟三年前相比,一切都没有改变。

澎湃新闻:伊美谈判目前都是在阿曼的居中调解下进行,但我们知道,2015年伊核问题谈判的最后阶段,伊朗与美国进行了多轮直接对话。在您看来,这次谈判伊朗和美国有没有可能最终也实现直接对话?

视觉中国 图

马兰迪:现在讨论直接谈判这个话题还为时过早。伊朗不信任美国,我们认为,如果美国真的认真对待此次谈判并想解决问题,从目前情况看,间接谈判就足够了。如果美国人是真心实意地想要解决问题,他们可以通过目前存在的机制来解决,伊朗目前没有理由跟美国进行直接谈判。

当然,如果美国想要跟伊朗直接对话,那很好,但是,他们必须要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事方法,改变他们对伊朗的制裁和敌对政策,使直接谈判成为伊朗可以接受的事情。尽管这些年来,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效果在减弱,伊朗经济在增长,也能开展对外贸易,但制裁仍然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但影响了伊朗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伤害了普通伊朗民众。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没必要跟美国进行直接谈判。

澎湃新闻: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表示,美国人“不值得信任”。您如何解读他的这番表态?

马兰迪:对伊朗来说,真正问题是,美国如何重建自身的信誉。在核问题上,伊朗遵守了伊核协议,这是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的,但美国没有遵守伊核协议。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我们再次与美国达成了协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怎么能确定特朗普不会再次撕毁它?或者某天早上醒来,他又在“真实社交”上发布一些(威胁或破坏性)的内容?美国几乎是不可信的,特别是特朗普这样的总统,哪怕他真的做出了承诺,也很难让人相信他会信守诺言。

伊朗希望达成的新协议不应是2015年协议的复本

澎湃新闻:关于谈判的最终目标,特朗普政府一直要求伊朗“去核化”,伊朗则要求美国完全取消对伊朗的制裁。您觉得,双方是否可能在这两者间达成妥协并最终达成协议?

马兰迪:伊朗唯一能接受的是完全承认伊朗主权的协议,这包括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伊朗愿意讨论有助于减少人们对伊朗转向拥有核武器的担忧的问题,这对伊朗来说不是问题。在2015年核协议谈判期间,我们同意了建立这样一个机制;3年前,我们在与拜登政府谈判的过程中达成了类似的共识,但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拜登政府在最后一刻退缩了,最终我们没能达成协议。

所以说,现在伊朗仍然认为有可能通过谈判达成类似的机制。但是,如果美国人希望伊朗完全停止铀浓缩活动、完全放弃其核计划,伊朗是不可能接受的。

澎湃新闻:谈到伊核协议,我们知道这份协议将在今年10月到期,您如何评价伊核协议?协议到期后会发生什么?伊朗是否会重启其核武计划?伊朗与美国是否会因此发生直接冲突?

马兰迪:伊朗的核政策不会改变,我们无意偏离和平利用核能的计划,新项目也正在接受国际监督。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会定期访问伊朗。事实上,伊朗的核计划和核设施受到的监管和核查比任何国家都多,这种安排明年也将继续实施,并不会有什么改变。

唯一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在伊核协议到期前,欧洲国家可能会启动协议的“快速回弹机制”(snapback),将伊朗核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并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因伊朗核计划对伊朗实施制裁的决议。(编者注:“快速回弹机制”是指,根据伊核协议规定,如果有协议签署国认为伊朗未能履行协议,联合国安理会将在30天内决定,是否恢复联合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

这不会影响伊朗的决策过程。伊朗在谈判桌上唯一能接受的,是美国完全承认伊朗的主权权利。伊朗当然愿意配合核查人员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的定期检查,也更希望建立一种定期机制来减轻人们对伊朗想要发展核武器的担忧,但伊朗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利。

但最重要的是,有一件事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那就是伊朗和美国之间的问题不仅仅是伊朗的核计划。美国知道伊朗无意发展核武器,但美国正在利用伊朗核计划作为遏制伊朗的一种工具。美国对伊朗的指控——不管是核计划、支持“恐怖主义”或侵害人权——所有这些都是美国攻击伊朗和伊朗人民的借口。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就伊朗核问题,今年是否有可能达成一份新的国际协议?

马兰迪:伊朗人近期一直在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在和美国的第二轮会谈开始之前,伊朗、俄罗斯和中国的副外长在北京举行了会晤,讨论第一轮核谈判后的局势。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日前也曾前往莫斯科,与俄罗斯方面商讨有关情况。之后他还将前往中国并与中方讨论局势。

2025年3月14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与会。外交部 官网 图

伊朗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非常牢固,未来的任何核协议当然都会有俄罗斯和中国的参与。我认为,欧洲人的态度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了。欧洲现在很脆弱,他们长期以来在伊朗核问题上一直对美国言听计从,伊朗不知道欧洲在这个问题上真正的立场,因为他们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混乱的状态。

另外,伊朗认为,新的协议不应该是2015年协议的复本。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伊朗的核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些都应该被纳入谈判的考虑范围。此外,2015年协议达成后,美国从未解除对伊朗的单方面制裁,因此,如果要达成新的协议,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一种机制来确保美国不会再次违反协议。

“铀浓缩活动是伊朗最有力的筹码之一”

澎湃新闻:我们知道伊朗现在有能力生产60%浓度的浓缩铀,这让伊朗可以很容易获取“武器级”的浓缩铀。为什么伊朗一直在提升其浓缩铀的能力?这是一种谈判策略,或者如一些西方国家所宣称的那样,是以“和平利用核能”为借口发展核武器,以应对谈判无法推动甚至破裂后的局面吗?

马兰迪:伊朗有这样做的主权权利,但伊朗并没有这么做。

伊朗之所以将铀浓度提高到60%,是为了向美国施压,因为美国一直在违反伊核协议。美国对伊朗进行了“极限施压”,它通过制裁阻止伊朗进口药品、阻止伊朗进口食品,并阻止伊朗出口商品。美国正在努力摧毁伊朗的经济。因此,伊朗选择利用将铀浓缩能力提升到60%作为回应。伊朗想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如果美国继续像一个流氓国家一样行事,那么伊朗会坚持做一些事情,让美国人显得更软弱。美国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伊朗恰恰采取了相反的行动。这基本上就是一个谈判策略。

伊朗人很清楚,如果伊朗没有一个强大稳固的和平核计划,如果没有浓缩铀,特别是浓度达到60%的浓缩铀,美国人根本不会想和伊朗人进行谈判,不会和伊朗人讨论那些制裁措施。伊朗正在与美国对抗,而铀浓缩活动就是伊朗最有力的筹码之一。

澎湃新闻:今年2月,一些媒体报道称,一些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官员敦促哈梅内伊撤销他此前发布的宗教命令,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在您看来,如果与美国的谈判破裂,甚至可能面临战争的风险,伊朗是否会选择这么做?

马兰迪:伊朗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你所说的这个报道是不实的,伊朗军方领导人没有敦促哈梅内伊解除宗教命令,同意伊朗制造核武器。不管是2003年之前、还是到目前为止,伊朗从来没有讨论过制造核武器。

伊朗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由于核武器的性质,伊朗不想制造核武器。伊朗一直认为,如果伊朗拥有了核武器,该地区的其他国家也会想要拥有核武器,这将导致地区局势不稳定。因此,无论是出于道德理由,还是战略考虑,伊朗都不会制造核武器,因为拥核对伊朗来说弊大于利。

澎湃新闻:如果伊朗的核设施再次遭到以色列或美国的攻击,伊朗将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回应呢?

马兰迪:伊朗的防空能力非常好,正如我们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时所看到的那样。伊朗会继续加强其防空能力,更重要的是,伊朗也拥有强大的进攻能力。如果美国或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伊朗将进行猛烈的还击。

我认为,美国至今不对伊朗发动攻击的原因,正是因为伊朗拥有强大的导弹能力、无人机能力和防空能力。我们毫不怀疑,如果美国确认自己能够对伊朗发动进攻而不会面临强烈反击的话,他们早就这么干了。

“中国与俄罗斯都是伊朗非常亲密的朋友”

澎湃新闻:正如您刚才提到的,上个月伊朗、中国和俄罗斯官员在北京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了会晤。您如何看待中俄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呢?

马兰迪:中国和俄罗斯不仅在谈判桌上,而且在总体上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们都为在我们地区建立友好关系而提供助力。我们都记得,正是在中国的斡旋和调解下,伊朗和沙特通过谈判,最终在北京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对伊朗来说,俄罗斯和中国的作用非常具有建设性。这也是为什么伊朗认为,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伊朗非常亲密的朋友。过去几年,伊朗、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取得巨大的进步,未来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会发展得更加紧密,尤其是在美国的行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理性、更不可预测的情况下。

澎湃新闻:中国外长王毅3月14日曾提出了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五点主张。您如何看待这些主张?伊朗期待中国在最终解决伊朗核问题上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马兰迪:中国的立场一直很合理。中国一直主张,在国际法框架内,所有国家都必须能够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平利用核能是每个国家的权利,这一点对伊朗也是一样的。

澎湃新闻记者 聂舒翼

    相关内容:

  • 加拿大联邦大选进入最后一周冲刺阶段

    【环球时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随着加拿大联邦大选竞选活动进入最后一周,选情愈发激烈。21日,国际知名民调机构益普索为加拿大环球新闻网进行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自由党以41%的支持率领先联邦保守党3个百分点。这一差距在民意调查3.8%的误差范围内,也是竞选活动开始以来的最小差距。约两周前,自由党还

    2025-04-23 08:21:00
  • 专访|前伊核谈判顾问:伊朗不信任美国,任何核协议都会有中俄参与

    4月23日,伊朗与美国将启动专家级谈判,双方第三轮间接会谈将于26日在阿曼举行。伊朗与美国19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了第二轮间接会谈。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当天在罗马举行的伊美第二轮间接会谈“相对积极的氛围”使伊美潜在协议在原则和目标上取得进展成为可能,对伊朗与美国之间的会谈“有理由保持

    2025-04-23 07:27:00
  • 泽连斯基回应“俄乌和平计划”:没收到美国正式提议

    当地时间4月2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美国“俄乌和平计划” 相关消息作出回应。他表示,当下媒体所传播的美国相关计划并非正式提议,“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谈论它,但这不是对乌克兰的正式提议。倘若有正式提议,乌克兰会立即以正式提议的形式做出回应。实际上,乌克兰已经听到了这样的信号,媒体也在传播,而且可以预

    2025-04-23 06:53:00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19个基点

    中国货币网截图【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19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2074,下调19个基点。(中新经纬APP)

    2025-04-22 10:29:00
  • 新龙江 新故事丨一生冰雪情 拳拳赤子心

    □本报记者 李淅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长河中,有一位中国冰雪运动开先河式的人物。他不仅早在1963年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冬季项目世界冠军,而且用一生的热爱与执着,为中国冰雪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就是“中国冰雪运动第一人”——省冰上训练中心退休干部罗致焕。日前,罗致焕荣获了“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2025-04-22 09:19:00
  • 《中国消费市场绿色低碳趋势调查报告(2024—2025)》重磅发布 年度十大案例及年度优秀案例揭晓

    每经记者:黄宗彦 每经编辑:杨夏4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重磅发布《中国消费市场绿色低碳趋势调查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揭示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四大趋势并提出三大期待。同时,《报告》还公布了中国消费市场绿色低碳趋势调查(2024—2025)“年度优秀案例”“年度十大案例”。《

    2025-04-22 08:11: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