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早上到底几点起床最健康?不是5点也不是8点!50岁以上最好看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3:53:00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卧室,是开启活力一天,还是被疲惫笼罩?起床时间,对健康影响深远,尤其对 50 岁以上人群。任先生的经历,就是个典型例子。

任先生,一位 51 岁的上班族,身体一直还算硬朗。某天,听邻居说早起对身体好,便决定改变作息,每天雷打不动地 5 点起床。刚开始,他还为自己的自律感到自豪,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接踵而至。每天早上,他都感觉脑袋昏昏沉沉,像顶着个沉甸甸的铅球,眼睛也酸胀得难受,一整天都提不起精神。晚上回到家,本想好好休息,可睡眠质量却大不如前,夜里还时不时醒来。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纷纷劝他调整起床时间,甚至建议他睡到八九点。任先生心里犯起了嘀咕,这早起晚睡都不对,到底几点起床才健康呢?带着满心疑惑,他决定去医院寻求专业建议,顺便做个体检。


在医院,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任先生。一番寒暄后,医生开始仔细询问他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任先生,您平时大概几点上床睡觉呀?睡眠质量怎么样?身体有没有啥慢性疾病或者不舒服的地方?” 医生关切地问道。任先生认真回忆了一下,回答道:“我一般晚上 10 点就上床了,以前睡眠还算安稳,就是最近这早起后,总感觉睡不够。我没啥严重的病,就是偶尔关节会有点酸痛。” 医生一边耐心地听着,一边在病历本上详细记录着。

了解完基本情况,医生为任先生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血压、心率、体重等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这让任先生稍微松了口气。但考虑到他提到的关节问题,医生决定进一步检查。骨密度测试结果显示,任先生有轻微的骨质疏松迹象,这可能与他的年龄以及日常的生活习惯有关。随后,医生安排任先生进行了睡眠监测。经过一整晚的监测,结果显示任先生的深度睡眠周期较短,只有两个小时左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早上起床后总是感觉疲惫不堪,缺乏活力。


拿着检查报告,医生和任先生坐下来,认真地分析了他的情况。医生语重心长地告诉任先生:“对于 50 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理想的起床时间可不是固定不变的,既不是 5 点,也不是 8 点,而是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来定。一般来讲,保证每天 7 - 9 小时的充足睡眠才是关键。要是您睡眠质量不错,早上醒来感觉精力充沛,那 6 点到 7 点起床可能比较适合您。而且,考虑到您的关节问题,避免过早起床,对减轻关节压力也有好处。”

接着,医生给任先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首先,尝试调整作息时间,保证每天至少有 7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整体的精神状态是否有所改善。其次,要加强关节保健,平时可以适度进行一些运动,像散步、太极拳等,这些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不会给关节带来太大负担。同时,注意补充钙质,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等。医生还特别叮嘱任先生,如果关节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一定要及时来医院进一步检查。


那么,为什么说 5 点起床不一定健康呢?其实,过早起床可能比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更大。哈佛大学曾在 2019 年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挑选了 52 名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对象,并将他们分成两组。在保证两组睡眠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早睡早起的那组实验者,更容易产生孤独、忧虑等负面情绪。而且,后半夜通常是人体的快速动眼睡眠期,这个时候身体和大脑都处于深度放松的状态。如果在这个时段突然起床,身体会因为还没来得及完全苏醒,产生一种惰性,进而出现头部发胀、头痛昏沉等不适症状。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出现意识混乱。所以,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5 点起床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那 8 点起床就一定好吗?也并非如此。我国社会科学院经过长达 10 年的国人睡眠调查,在 2022 年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中指出,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前提下,6 - 7 点起床能够让人精神状态饱满。该报告还提出,最佳的睡眠时间最好维持在 7 - 8 小时。也就是说,在保证足够睡眠时长的同时,选择合适的起床时间,才能让睡眠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对最佳起床时间和最佳睡眠时长的分析,我们还能推算出每天最佳的睡觉时间。牛津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发现,夜晚 10 点左右睡觉,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具体数据显示,晚上 10:00 - 10:59 之间入睡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最低;而夜里 11:00 - 11:59 入睡的人群,风险会升高 12%;要是在半夜之后才入睡,风险更是会升高 25%。这一组组数据,清晰地表明了最佳的睡觉时间大概在晚上 10:00 - 10:59。

健康的睡眠,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有着诸多益处。

有益肠胃健康

睡眠就像是身体的 “修复师”,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都在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充足的睡眠能够帮助消化系统更好地调节功能,促进肠道健康。在深度睡眠期间,肠道的蠕动速度会适当减慢,这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相反,如果睡眠不足,肠道菌群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引发各种肠胃问题。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降低患上肠道疾病的风险。而且,睡眠不足还会打乱体内的激素平衡,影响食欲调控。很多人在睡眠不足时,会不自觉地增加进食量,并且更倾向于选择高热量的食物。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又是许多肠胃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中老年人控制体重、减少肠胃问题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界病菌入侵的 “卫士”,而睡眠与免疫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充足的睡眠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让这些免疫细胞更加活跃,从而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尤其是在深层睡眠时期,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活跃,帮助身体更好地抵御外界的侵害。睡眠不足则会导致体内炎症反应增加,而慢性炎症是许多疾病的根源。良好的睡眠能够平衡身体内的炎症反应,降低慢性炎症的发生风险,进而提高免疫力。此外,睡眠也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和恢复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身体能够更有效地修复受损的细胞和组织,增强自愈能力,让我们在面对疾病时,能够更快地康复。

缓解焦虑情绪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往往会让人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健康的睡眠,则可以成为缓解焦虑的 “良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平衡神经递质,减少焦虑引发的激素分泌,从而降低焦虑水平,让情绪更加稳定。健康的睡眠还能够帮助大脑重塑神经连接,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和应对焦虑的能力。对于老年人来说,充足的睡眠能够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保持更加平静和冷静的态度,减少焦虑情绪的发作。在睡眠中,老年人可以暂时从一天的忙碌和压力中解脱出来,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紧张感,增强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有益头脑健康

深度睡眠阶段,大脑就像一个勤劳的 “整理员”,会对当天接收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巩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充足的睡眠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和学习新知识,保持头脑的灵活和思维的敏捷。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常常需要做出一些重要的决策,而只有在大脑经过充分休息后,才能更好地处理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大脑神经元的健康和活跃性,减缓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所以,保持健康的睡眠,对于中老年人提升认知功能、减少认知问题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除了选择合适的起床和睡觉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外,还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提高睡眠质量。

规律作息时间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就像是给身体设定了一个精准的 “生物钟”。建议中老年人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起床和睡觉,即使是在周末或节假日,也不要随意改变作息。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身体就会适应这个规律,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

一个安静、舒适、光线较暗的睡眠环境,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确保床铺柔软舒适,室温适宜,既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同时,尽量避免噪音干扰,可以使用耳塞或者安装隔音窗帘。这样的环境能够让中老年人更好地放松身心,更快地进入梦乡,并且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白天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消耗体力,放松身心,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不过,要注意运动时间,尽量避免在睡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后身体会处于兴奋状态,可能会影响入睡。一般来说,在下午或傍晚进行适量运动较为合适。

合理安排晚餐

中老年人的饮食也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晚餐不宜吃得过饱或过饥,过饱会导致肠胃负担过重,影响睡眠;过饥则会让人在夜间感到饥饿,难以入睡。同时,要避免在晚餐时摄入过多的咖啡和糖分,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系统,使人兴奋,不利于睡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提高睡眠质量。


建立放松睡前习惯

在睡前建立一些放松的习惯,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比如,可以尝试进行放松呼吸练习,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让身体和心灵逐渐放松下来。也可以在睡前一小时喝一杯温牛奶,温牛奶中含有色氨酸,这种物质能够帮助人体合成褪黑素,从而促进睡眠。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冥想,让思绪平静下来,减轻压力。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内容:

  • 22点和23点睡觉,差距到底有多大?

    晚上11点,有的人已经进入梦乡,有的人则在熬夜玩手机……在医生看来,10点睡还是11点睡,看起来只是差了一个小时,实际上,对健康的影响差了一大截。22点和23点睡觉,差距在哪?综合来看,这两个入睡时间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4个区别。22点入睡,精神状态更佳你可能早有体会,哪怕只是提前一小时睡觉,第

    2025-04-12 08:34:00
  • 研究:进食时间或与夜班工作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新华社伦敦4月11日电 长期上夜班导致人昼夜颠倒,一些研究已显示这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新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仅在白天进食,而不是在夜班工作期间也进食,或许能帮助人们减少这类工作带来的健康风险。此前的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失调,即人的行为周期相对于体内生物钟的时间失调,会增加罹

    2025-04-11 14:07:00
  • 早上到底几点起床最健康?不是5点也不是8点!50岁以上最好看看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卧室,是开启活力一天,还是被疲惫笼罩?起床时间,对健康影响深远,尤其对 50 岁以上人群。任先生的经历,就是个典型例子。任先生,一位 51 岁的上班族,身体一直还算硬朗。某天,听邻居说早起对身体好,便决定改变作息,每天雷打不动地 5 点起床。刚开始,他还为自己的自律感到自豪,

    2025-04-11 13:53:00
  • 医学创新始于毫厘探索

    怀揣“不放弃任何一名患者”的信念,吴金术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无影灯下度过;从医60余年、完成2万余台肝胆胰手术、探索出14条入肝手术途径,他执着探索,坚持医学创新,护佑更多病患健康。医学创新始于毫厘探索。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

    2025-04-11 09:04:00
  • 运动赋能健康 军山街川江池社区开展徒步走活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盘君辉、廖欢)4月7日上午,武汉经开区军山街道川江池社区在党建引领下,联合多方力量开展了一场以“运动赋能健康 心灵向阳而生”为主题的全民徒步走活动。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据悉,本次路线精心设计,从社区出发,途经经开大道、设法山路、川江池二路、川江池路、两军西路,最后沿经开

    2025-04-09 23:25:00
  •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品亮相宁夏银川

    4月9日,2025年宁夏“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场景发布暨供需对接活动在宁夏银川启幕,多款“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品亮相。图为民众体验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中新社记者 杨迪 摄 图为民众了解新型数字医生。中新社记者 杨迪 摄 图为展商展示云智能遥测心电监护系统。中新社记者 杨迪 摄 图为民众体验中医

    2025-04-09 20:5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