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三:中原表面处理产业园 绿色赋能跑出伊川速度
作为河南省唯一获批重金属排放指标的电镀园区,中原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在伊川大地上描绘出一幅“产业集聚、生态优先”的现代工业画卷。自2023年2月实质性开工以来,这座规划面积440亩、总投资11.3亿元的循环经济标杆项目,正快速推进,成为洛阳市践行“双碳”目标、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绿色筑基,打造循环经济新范式
产业园依托“统一收集、集中治理、达标排放”的环保理念,构建全流程污染防控体系。项目核心的污水处理厂自2024年6月投运以来,已处理废水4万余吨,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通过危化品集中管理、安全生产帮扶、环保手续指引等创新机制,实现投产至今安全环保“零事故”,为表面处理行业树立绿色转型标杆。

建设提速,刷新产业发展加速度
在“当年开工、次年投产”的建设背后,是政企协同的创新突破。项目一期仅用16个月便建成10.2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及配套设施,6栋标准厂房、中航光电定制厂房等主体建筑拔地而起。通过“边建设、边招商”模式,目前已完成5.59万平方米厂房租赁预订,入驻企业涵盖中航光电等上市公司及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二期工程已启动规划论证,未来将形成17万平方米产业集群载体。
创新驱动,构建产业服务生态圈
产业园创新打造“五大服务平台”,与郑州轻工业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提供检测、技术、金融等全链条服务。针对半导体、新能源等17条优势产业链精准招商,吸引苏州捷得宝等30余家高新企业洽谈入驻。通过“半年免租+三年优惠”政策,已成功集聚光电、军工、轴承等领域龙头企业,形成“以大带小、全链协同”的产业生态。
未来蓝图,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2025年,园区将聚焦“70%入驻率”目标,加速推进剩余7万平方米厂房建设,8月底前实现全部厂房交付。同步启动倒班公寓建设,构建“生产+生活”融合社区。依托洛阳市表面处理协会的筹建,园区将深化与中州时代等新能源巨头合作,打造中原地区表面处理产业“绿岛”,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为洛阳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热议:技术复制与金融赋能
河南投资集团汇融供应链公司总经理刘延涛认为,可以探索建立表面处理产业供应链金融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
襄城县开发区副主任薛帅涛则看重管理模式:“集中治污+智慧监管的伊川经验,能有效破解中小企业的环保合规难题。”(张永恒)
相关内容:
-
区势丨从上海到博山,一名带货达人对陶琉名城的激活效应
一个人,可以改变一座城的产业生态?这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正在淄博市博山区上演。王凯,一个外地人。过去一年间,他创办的淄博王凯睿智琉璃有限公司以其创新的销售模式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博山琉璃产业中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激活效应。这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一年前,带着对琉璃艺术的热爱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
2025-04-12 17:33:00 -
这只鹅要火!荣昌计划明年卤鹅产值破10亿元,还要拿下美食地标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罗芸4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荣昌区美食旅游消费暨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区将于近日出台《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推动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到明年实现卤鹅产值超10亿元目标。即将出台的《行动方案》包括6大任务和24条重点举措
2025-04-11 20:24:00 -
系列报道三:中原表面处理产业园 绿色赋能跑出伊川速度
作为河南省唯一获批重金属排放指标的电镀园区,中原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在伊川大地上描绘出一幅“产业集聚、生态优先”的现代工业画卷。自2023年2月实质性开工以来,这座规划面积440亩、总投资11.3亿元的循环经济标杆项目,正快速推进,成为洛阳市践行“双碳”目标、推
2025-04-11 18:23:00 -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产业
4月10日,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座谈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指出,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产业新赛道。深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重要论述、关于机器人产业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全力全速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
2025-04-11 14:33:00 -
发力“视半工备、海陆空网”八大支柱 深圳宝安经济增长目标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GDP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以上,全年新增2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引进亿元以上企业项目180个以上——4月10日召开的深圳市宝安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宝安区亮出今年一系列KPI。宝安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该区GDP同比增长6.8%,
2025-04-11 07:49:00 -
洛南把小豆腐做成大产业
近年来,洛南县按照“建龙头、优品质,延链条、抢市场,强宣传、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秦岭腹地大豆好、水质好、空气好、工艺好、人品好“五好”优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探索实施“五化”举措,助推“小豆腐”变“大产业”。2024年,全县豆制品产量7.7万吨、产值19.2亿元,实现了洛南豆腐总产值、产
2025-04-10 2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