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时政微观察丨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0:18:00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

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2013年10月,在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强调“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在此次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中国一如既往扎根周边、贡献周边,致力于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携手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巩固战略互信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的一个朴素的生活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生动道出相邻国家的相处之道。

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

去年11月,在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时,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要发展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增进政治互信,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战略互信,加强务实合作。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友谊关口岸是我国通往东盟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我国通往越南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之一。

如今,中国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命运共同体“两大集群”,东亚合作、澜湄合作、中国-中亚合作等区域合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人民福祉。

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与利益融合不断深化,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日益增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认同度持续提升。

深化发展融合

清晨,一列满载着榴莲、香蕉等水果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班列抵达云南昆明王家营西站。与此同时,产自长三角的智能家电和云南绿色食品正搭乘返程列车奔向老挝万象。截至今年4月6日,中老铁路已累计运输货物达5683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319万吨,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客货两旺的中老铁路,正是中国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共谋发展的生动缩影。

△“复兴号”(上)、“澜沧号”动车组列车停靠在中老铁路磨憨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意把自身发展同周边国家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繁荣。“钢铁驼队”联通11个亚洲国家的100余个城市,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的正式通车让地区国家圆了“铁路梦”“高铁梦”,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巴经济走廊、中马“两国双园”等一大批项目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作为周边国家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与地区国家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有望年内签署,不断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周边国家带来持久红利。

中国主张开放的区域主义,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共享发展机遇。

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去年12月,在同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举行会谈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柬方坚定道不改、志不变的决心,增强底线思维,加强协作和配合,共同应对各种风险。

放眼世界,全球地缘政治震荡,欧洲、中东纷争不断,传统安全议题突出,加上逆全球化回潮,各种非传统安全叠加。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世界变局的重要一环。

△2024年9月2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近年来,中国不断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为地区团结、开放和进步提供新助力。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亚信等框架下合作,主动发起中国-中亚峰会、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搭建多层次、跨领域合作平台,携手周边国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与周边国家团结协作,共同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才能有足够的韧性应对世界的惊涛骇浪,维护中国与周边的发展与安全。

扩大交往交流

好邻居就要多走动。不断加深的人文交流互鉴,将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增加更多活力。

今年2月,在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时,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深化相知相亲,共同举办丰富多彩的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打造更多暖人心、惠民生工程,让中泰友好深入人心、世代相传。”

中泰双方同意加强文化、教育、职业技能、社会文化和语言技能提升合作,深化媒体、友城和软实力等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同意进一步利用两国持普通护照人员互免签证协议便利双边人员往来,支持高质量、新型旅游合作,加强旅游安全合作,鼓励航空公司增加非热门城市间直航等。

△今年2月,来自泰国和老挝的游客走出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

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充满活力的人文交流,跨越历史长河,为相向而行奠定深厚基础。

近年来,云南40余所高校与南亚东南亚国家100多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在云南举办的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化艺术节,吸引10多个国家艺术家参与,观众超6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文化交流融合。

△广西钦州港是北部湾港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南地区通往东盟的重要出海口。

好邻居金不换。

作为地区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将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给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带来更多希望。

    相关内容:

  • 记者观察 | 胡家林:民生为本,暖意融融

    黔山贵水间,涌动着一股暖流。从惠民生鲜超市到乡村校园,从田间地头到城市社区,从化屋村到信团鼓楼,处处都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深情牵挂。这份牵挂,化作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激励着黔贵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民生为本,暖意融融。李德祥对总书记视察合力超市时的情形记忆犹新,细问商品

    2025-04-13 08:55:00
  • 云南创新保护传承工作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焕彩文化遗产 促进民族团结

    彩云之南,历史悠久、文物众多、遗产丰富,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发现的汉代简牍、封泥印章,实证了西汉中央政府对云南边疆的有效行政管辖,展示了云南从多元走向一体、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完整过程;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激励和鼓舞着各族人民一心向

    2025-04-13 08:21:00
  • 全球连线|马来西亚水果走俏中国中部市场

    4月11日至13日,中国(郑州)—东盟(马来西亚)特色品牌推广交流活动在河南郑州举行,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购买品鉴。2023年以来,中国海关总署陆续宣布允许马来西亚鲜食菠萝蜜、鲜食榴莲等水果进口。得益于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水果通过空运经郑州辐射中国市场,进一步丰富中国消费者的“

    2025-04-12 21:49:00
  • 时政微观察丨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2025-04-12 20:18:00
  • 四川任免冯永刚、蒲宗君、蒋伟、崔昌宏等职务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中国经济网成都4月12日综合报道 四川省政府发布干部任免通知,具体情况如下: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任命:冯永刚为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蒲宗君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蒋伟为绵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免去:崔昌宏的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职务;王毅的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副局长职务;张雄的四川省农业科学

    2025-04-12 14:10:00
  • 调图!深圳铁路常态开行、新增这些方向列车!

    图源:图虫从2025年4月10日起深圳铁路实施第二季度列车运行图满图状态下深圳北站开行动车组列车994趟,深圳站开行动车组列车44趟、广深城际171趟、普速列车(含动集动车组)18趟,深圳东站开行普速列车60趟。此次调图充分考量周末通勤城际往来、省际交流等多层次出行需求在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为区域经济

    2025-04-11 14:4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