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 >

产业

  • 山东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改革

    吊装船上,光伏平台凌空吊起,钢管桩一寸寸扎入海床;放眼远处,挖掘机挥动铁臂,将海缆深埋海底……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海域,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能早一天是一天!整个项目将安装2934个光伏平台,年发电量预计达17.8亿千瓦时,大约能满足267万名城镇居民一年的用电量。

    2025-04-02 16:20:00
  • 发力“视半工备、海陆空网”八大支柱 深圳宝安经济增长目标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GDP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以上,全年新增2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引进亿元以上企业项目180个以上——4月10日召开的深圳市宝安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宝安区亮出今年一系列KPI。宝安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该区GDP同比增长6.8%,

    2025-04-11 07:49:00
  • 3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改善,一季度第二产业GDP同比增长5.9% | 高频看宏观

    摘要2025年4月15日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数(YHEI)为1.21,较4月8日下降了0.04。截至2025年4月15日的一周,“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回落0.19至1.33,是本周YHEI走低的重要原因。其余指标中,截至4月15日的“30城市商品房销售指数”以及“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基本与

    2025-04-18 14:32:00
  • 屯留区打造“无废城市”共享低碳生活

      3月30日是国际无废日(也称国际零废物日),全省多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无废”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我省鼓励各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标本兼治打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  在长治市屯留区,固废现代化治理体系已基本形成。该区以打造“无废城市”为总抓

    2025-04-01 10:58:00
  • 财信期货三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为深入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财信期货乡村振兴工作组近日赴炎陵县石子坝村、洞口县凤溪村开展“产业+党建+金融”三位一体帮扶行动,以创新举措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产业造血夯实发展根基工作组深入两村开展实地踏勘与需求对接,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方案。通过资金捐赠,帮扶石子坝村黄桃种植、生猪养殖,凤溪村林下

    2025-04-07 10:45:00
  • 严华出席“企业家接待日”邵东专场活动

    “企业家接待日”活动邵东市专场。红网时刻新闻4月11日讯(通讯员 杨立军)4月9日,邵阳市“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县市区专场在邵东市举行。活动聚焦邵东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更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严华出席并讲话。活动中,邵东市箱包服装进出口企业协会

    2025-04-14 21:57:00
  • 智算中心投入试运行 厦门市思明区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民网厦门4月2日电 近日,作为厦门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赋能核心基础设施的思明智算中心投入试运行,正式向社会提供算力服务,意味着思明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据悉,思明智算中心旨在通过政企联动、资源赋能的联建联运模式,共享算力网络,致力于服务思明并辐射全国,提供低时延、高可靠的算力服务。此次投

    2025-04-02 17:44:00
  •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产业

    4月10日,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座谈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指出,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产业新赛道。深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重要论述、关于机器人产业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全力全速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

    2025-04-11 14:33:00
  • 丰宁柳条沟村 发展辣椒种植产业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张群 通讯员程晖 师小勇 王宇佳)近年来,丰宁柳条沟村积极探寻契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径。凭借当地适宜的气候与肥沃的土壤,辣椒种植产业逐渐崭露头角,且随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效益愈发显著。柳条沟村辣椒产业的红火发展,“辣椒支书”杨柏红功不可没。起初,杨柏

    2025-04-01 12:20:00
  • 梅州80后女支书何俊霞: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何书记,我家柚子今年能卖个好价钱不?”“何姐,志愿者周末还来教孩子们画画吗?”在梅州五华县湖中村,村民口中的“何书记”“何姐”只有一个——何俊霞。这位放弃城市工作、返乡创业的80后女支书,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乡村“逆袭”:把集体经济不足7000元的贫困村,变成年收入超40万元的省级示范村,让涣散的

    2025-04-07 22:05: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胖胖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