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 以创新之笔绘就畜牧业转型与生态共荣画卷
本报记者 张东阳 王凯超 欧戈 鲁辉 孙鹏

草海蕴生机 郑怀国 摄

“三变”改革让牧民增收

舍饲圈养

洗羊

剪羊毛

屠宰
风光旖旎、闻名遐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面积达1.007亿亩,占自治区天然草原总面积的12.4%。
呼伦贝尔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实干担当,以更高站位深刻践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新方法、积累新经验,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见行见效、走深走实,闯出了一条“向绿而行、草畜平衡、产业融合、共同富裕”的崭新发展道路。
谋篇布局:构建制度体系夯实转型之基
是在靠天养牧中突围还是固守传统放养模式?呼伦贝尔市在实践中找寻着答案。
面对草畜矛盾日渐凸显、草原相对退化的实际,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对此,呼伦贝尔市创新布局,将畜牧业转型升级重点先行放在辖区4个牧业旗,一地一策破解草原过牧难题,创新创建“1+N+M”工作体系,出台《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配套制定覆盖农牧、林草、财政、市场等多部门的15个子方案,选取30个试点嘎查(鄂温克族自治旗8个、陈巴尔虎旗6个、新巴尔虎左旗7个、新巴尔虎右旗9个)作为畜牧业经营方式改革试验田,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等实践,用有解思维因地制宜开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良方,着力改变养殖方式,全面推广舍饲圈养,成效显著。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呼伦贝尔市以非常之力、之效,助推全市畜牧业转型取得非常之变,随着保障转型顺利实施的多项措施陆续出台,一幅“地上流金淌绿”的和美画卷正在徐徐打开。进入春季休牧期,呼伦贝尔市划定9330万亩草畜平衡区和961万亩禁牧区,进行不少于45天的休牧制度,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全部实现“落地上图”管理。重塑执法体系,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由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长挂任市林草局党组成员,协助负责行政执法工作。在市属林业六局、各旗市区、苏木乡镇结合实际比照市本级配备人员,并实体化运行森林公安派出所。同时,建立了以“两圈、两带”为主体的跨区域生态执法协作机制。
“定格、定责、定员”强化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监管,靠的是“一员多责、一岗多能”的草原网格员队伍,在科学的规划和有序的监管中,方圆千里不见了自然放牧场景,取而代之的是牲畜圈养新图景。
全市上下要齐抓共管、坚持问题导向,要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坚持系统思维、理性思维、创新思维,用改革的办法化解矛盾,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解决草原过牧问题,促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呼伦贝尔市适时给出了破解问题的全新对策。
一条条符合实际的保护政策相继出台、一项项卓有成效的工作举措应运而生、一个个草原生态保护的最新成果展现在人们面前。
呼伦贝尔市在改革中找到了突破口,可复制的经验熔铸成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经典模式。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衔接,高站位统筹下的系统、理性、创新思维逐一化解过牧矛盾,独有的草原生态得以良好保护。
破局突围:借助利益联结实现发展之变
草原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畜牧业是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推动“少养精养、草畜平衡、统养共富”攻坚战中,呼伦贝尔市科学架构“公司+集体+合作社+农牧户”的畜牧业利益联结新机制,政府引领、典型示范,推动全市畜牧业实现“精养统养共富”,新的发展模式让牧民津津乐道。
为深入保障牧户在“少养精养”中实现增收,呼伦贝尔市大力推广优育扩繁,促进地方品种提纯复壮。
发力的不仅是高效繁育,呼伦贝尔市还创新推出了“西繁东育”“代养、寄养分红”“暖季草场放牧、冷季集中舍饲”等模式,如果牧户不具备养殖条件,可以将基础母牛委托给养殖企业或合作社代养、寄养,并通过分红的方式让养殖户坐享收益。少养精养、减畜增收、科学繁育、严格选育和标准化饲养直接推动产品实现优质优价,让牧民尝到了转型的甜头,“舍饲圈养”成为牧民们追捧的香饽饽。
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苏木根子社区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将42户牧民的牛放到集体棚圈代管,既降低了饲养成本又增加了养殖收入。
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白音布日德嘎查阿茹贡家庭牧场的主人塔丽娅采用“家庭牧场+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实现了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的稳步转型,在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增收的双赢。
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巴音贡嘎查成立的诺木尔托牛所,为牧民全方位提供肉牛养殖技术培训、冷配、托养、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巴音贡嘎查“托养利益联结+三位一体”社会化服务模式获得牧民的广泛认可。以诺木尔托牛所为载体,凭借“股份制、代牧制、联户制”合作机制,创新“托养统销”模式,精养代售的肉牛,每头售价高于市场价600元,带动牧民增收120万元。
与此同时,“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为草原生态修复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增添无限动能。
2024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通过在嘎查一级清产核资、盘活资产和组建合作社,牧民从嘎查集体收益分红中获益。嘎查级“三变”改革成果给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使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改革让草原增绿、牧户增收。借助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项目区内优良牧草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草原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新阶段。
为了让牧户安心圈养,政府每年发放草原补奖资金达6.32亿元,进一步促进草原休养生息。随着草原生态持续好转,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以上。
时代浪潮奔腾向前,责任使命催人奋进。承接高质量发展的迅猛势头,呼伦贝尔市将在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中真正实现转型与致富、增绿与增收双赢,力争在全区率先交出有效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创新答卷。
跨越升级:推动产业融合拓宽发展之路
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过程中,呼伦贝尔市锚定加大草畜平衡和休牧禁牧监督管理力度,禁牧期间,在牧区大力储备饲草,保障休牧期牲畜饲草料接续供应,持续推进畜牧业产业转型融合,同时,围绕转型而来的社会化服务范围逐年扩大、速度明显加快、效益逐年攀升。
聚焦持续提升社会化服务覆盖面,以新巴尔虎右旗鼎盛丰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为示范,在牧业四旗大力推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陈巴尔虎旗试点基础上,全面拓展服务内容和环节,服务重点由剪羊毛、药浴、饲草料收贮加工等环节向接羔、棚圈清理、粪污处理等项目延伸,2025年,力争服务范围扩大至14个旗市区,逐步实现畜牧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在勇毅前行的征途中,呼伦贝尔市已经吹响集结号,在重点培育一大批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牧场的同时,依靠招商引资引入牛羊肉、牧草饲料深加工企业落地,以深加工企业为龙头,构建肉、奶、饲全产业链条,推动农牧业产业和企业提档升级,引导肉类屠宰加工企业丰富产品种类,抢占细分市场,提高草原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
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效应带动下,肉牛、肉羊企业积极开展绿色、有机认证,加强地理标志管理和品牌保护,持续塑强“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呼伦贝尔牛肉”等区域公用品牌,品牌溢价能力明显提升。
在前所未有的产业化改革浪潮中,许多牧民从传统放牧者逐渐转变为旅游服务的提供者,介入民宿经营、文化导览、手工艺品制作与销售等多元化业态,在非牧产业中获得收益,拓宽了增收渠道。
呼伦贝尔市聚焦从根本上解决草原生态保护、畜牧业结构单一、发展质效不高、转型升级滞后、牧民利益受损等问题,通过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将畜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培育观光游、民俗游、边境游、牧户游等新业态,让畜牧业产品就地直接上餐桌,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打通直销新路径,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牧民增收致富。力争到2026年,草原羊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75%,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呼伦贝尔市各旗市区立足资源优势,推动畜牧业向集约化、品牌化、智慧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借助畜牧业产业链延伸契机,各地布局发展奶制品、肉制品的精细加工,既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又解决了部分牧民的就业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绿水青山美,金山银山来。如今,呼伦贝尔市天然草场即将进入春季休牧期,圈养模式换来的是大草原上的草长莺飞。产业转型并深度融合正为传统畜牧业注入变革基因与新鲜活力,一幅崭新的发展蓝图铺展开来。
未来,呼伦贝尔市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绘好“山水图”、念好“草木经”、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以更大格局守好生态财富。依托改革的不断深化与科技全方位赋能,推动畜牧业产业结构向更优层次迈进。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深刻转型与现代化新牧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呼伦贝尔市将不断演绎中国式现代化畜牧业生态产业崛起的更多传奇。
相关内容:
-
兴华安启纯债财报解读:份额增长107.72%,净资产大增119.45%,净利润近1800万,管理费62.59万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兴华安启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报已发布,报告期内基金份额总额增长显著,净资产也大幅增加,同时实现了可观的净利润,基金管理费支出明确。以下将对该基金年报进行详细解读。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盈利表现亮眼报告期内,兴华安启纯债A本期利润为16,790,763.87元,兴
2025-04-05 01:40:00 -
海阔山遥不相见篇(秦淼江宴川乔伊)最终终章全书在线下载阅读无干扰
秦淼江宴川乔伊是著名作者柳晚成名小说作品《海阔山遥不相见篇》中的主人翁,这部作品叙述一连串精彩绝伦的情节。那么书中主角秦淼江宴川乔伊的结局如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2025-04-05 01:30:00 -
我国新批准发布6项肿瘤基因检测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来源:中国质量报本报讯(记者 史玉成)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新批准发布CDKN2A/RARβ2/ RASSF1A/SHOX2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5’-甲基胞嘧啶)质粒DNA、EGFR基因突变(19DEL)基因组DNA等6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该系列标准物质均为自主研制,填补了我国标准物质在肿瘤分子诊断领
2025-04-05 00:20:00 -
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10万元?
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10万元?记者调查“摆摊收徒”套路“2025年选择摆摊,卖超大里脊肉夹饼,一年就能存够80万元!”“孩子该交学费了,看我摆摊一天把一个月1000多元的学费挣出来。”“摆摊日常,两小时卖两三百斤卤菜,月入10万元!”……近日,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宣称“
2025-04-04 23:55:00 -
俄官方公布刻赤海峡油轮事故调查结果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莫斯科4月4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交通部4日公布刻赤海峡油轮事故调查结果。调查认为,涉事油轮违反季节性航行限制,以及专业人员配置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俄交通部部长斯塔罗沃伊特当天在专门会议上表示,由俄交通部、海洋和河流运输局专家,以及交通运输监督局组成的两个调查委
2025-04-04 22:57:00 -
黑石集团下跌10.04%,报119.74美元/股,总市值873.40亿美元
4月4日,黑石集团(BX)盘中下跌10.04%,截至22:48,报119.74美元/股,成交4.71亿美元,总市值873.40亿美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黑石集团收入总额132.3亿美元,同比增长64.9%;归母净利润27.77亿美元,同比增长99.62%。大事提醒:4月17日
2025-04-04 22:53:00